所有看似宏大的历史悲剧,本质上都是草台班子在关键节点上,连续犯下的致命错误。而三国这段历史,就是一部顶级的互联网创业失败学教材。
刘备,就是那个拿了天胡开局,手握“卧龙凤雏”两大SSR,结果硬生生把自己玩到白帝城托孤的悲催CEO。
当他躺在病床上,生命值马上要清零的时候,他想的不是什么匡扶汉室的PPT,也不是什么三分天下的宏伟蓝图。他脑子里复盘的,全是BUG。最大的一个BUG,就是他二弟关羽的死。为了这个BUG,他发动了夷陵之战,打了一场堪称灾难级的“版本更新”,结果服务器差点让人家陆逊一把火给烧了。
他悔啊。但悔恨到最后,他才发现,这BUG的修复补丁,其实十几年前就有人发给他了。那个人,就是长得不咋地,但脑子堪比顶级AI的庞统。庞统用生命打出的最后一行代码,就是关羽的保命说明书。可惜,刘备这个CEO,当时压根没看懂。或者说,他为了自己“仁义”的人设,假装没看懂。
讲白了,这事儿就特拧巴。
1. 荆州:一个让你流血不止的“天使轮”项目
要搞明白庞统的牛逼,就得先搞明白刘备集团当时的处境。他们拿下的荆州,到底是个啥玩意儿?
很多人被《三国演明粉义》忽悠瘸了,觉得荆州是宝地。宝地个锤子。在战略层面,前期的荆州,就是一个毒药。
它不是一个能让你安心发育的稳定后方,而是一个四面漏风的战场前线。往北,是版本大魔王曹操,人家的服务器人又多,装备又好,天天在你家门口晃悠,随时准备推你高地。往东,是你的“塑料盟友”孙权,一个把“背刺”刻在DNA里的江东小霸王,他对荆州的渴望,比你对SSR的渴望还强烈。
守着这么个地方,就像你在玩一个生存游戏,开局给你一把神装,但代价是全地图的怪都追着你打,而且你的队友还随时可能给你一刀。你说这日子怎么过?
刘备集团当时就是这么个情况。他们的核心矛盾,不是没地盘,而是这个地盘守不住,是个纯粹的烧钱机器,每天都在消耗他们本就不多的兵力和资源。
这就是当时的基本盘。在这个基本盘上,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给出的解决方案是:把荆州和益州都拿下,然后兵分两路,一个从荆州打,一个从益州推,两路并进,夹击曹操,光复汉室。
这方案听着是不是特别燃?特别有画面感?是的,这就是一份完美的商业计划书,写满了宏伟的愿景和美好的未来。但所有创过业的人都知道,完美的PPT,在现实面前往往不堪一击。
因为这份计划书,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:钱和人从哪来?你刘备集团当时就那么点家底,凭什么支撑两线作战这种奢侈的打法?这就好比一个初创公司,既要做社交,又要做电商,还想搞元宇宙,结果就是哪个都做不好,最后现金流断裂,直接GG。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
2. 庞统的“掀桌子”思维:保命要紧,人设算个屁
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《隆中对》这个宏伟蓝图里的时候,庞统来了。
这个长得有点抱歉的男人,脑子却异常清醒。他看问题的角度,和诸葛亮这种学院派的优等生完全不同。他是个彻底的实用主义者,或者说,是个顶级的风险投资人。他一眼就看穿了刘备集团最大的风险点——那个叫荆州的“天使轮”项目。
他知道,这个项目虽然名气大,但烧钱太猛,风险太高,随时可能拖垮整个公司。所以,必须尽快找到一个能够稳定造血的“核心业务”。这个业务,就是益州。
益州,就是四川盆地。四面都是山,易守难攻,土地肥沃,人口众多。拿下这里,就等于建好了一个超级大后方,一个可以让你安心种田、爆兵、攀科技的无敌服务器。
所以,当刘备带着他进入益州,面对刘璋这个暗弱的“老牌CEO”时,庞-风投-统,直接给刘备递上了三份投资方案:上策、中策、下策。
上策是啥?别BB,别演了,直接撕破脸。你现在就带着精锐部队,搞闪电战,一天之内偷袭成都。刘璋那个废物点心肯定反应不过来,等你兵临城下,他除了投降没别的选择。这是典型的“风险最高,收益最大”的打法。用互联网黑话讲,就是All in,一把梭哈。
中策呢?比较猥琐。先退到白水关,把守关的两个大傻子杨怀、高沛骗过来杀了,吞并他们的部队,然后再慢慢向成都推进。这是个稳妥的方案,但耗时耗力,夜长梦多。
下策呢?不打了,我们回荆州,从长计议。这等于宣告此次“收购”失败。
大家看,庞统最推荐哪个?上策!他为什么要推荐这个看起来最不“仁义”的方案?
因为他深刻地明白,刘备集团这个小公司,最缺的就是时间。他们没有资本和曹操、孙权这种大厂打持久战。必须用最快的速度,最低的成本,拿下益州这个根据地,完成公司的核心业务转型。只有这样,才能把战略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。
而一旦拿下了益州,荆州那个烫手山芋的战略地位,就彻底变了。它从一个“不得不守”的命根子,变成了一个“可守可弃”的战略棋子。(当然,这在当时属于政治不正确,但管用啊)。
你可以把益州的精兵调过去,把关羽武装到牙齿,让孙权不敢动。你甚至可以更大胆一点,直接把荆州三个郡打包卖给孙权,换取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协议,然后你就可以集中全部力量,去跟北方的曹老板死磕。
无论是哪种选择,关羽的命运都会被彻底改写。他不会再是一个被架在火上烤的孤胆英雄,守着一个破烂摊子,面对两头猛虎。
庞统的计策,就是要给刘备集团,给关羽,上一道终极的保险。这道保险的名字,叫“战略纵深”。
3. CEO的致命弱点:为了人设,不要命
然而,刘备这个CEO,犯了所有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——爱惜自己的羽毛,胜过公司的生死。
他听完庞统的上策,连连摇头,说:“这太不厚道了,我刚来人家地盘,就搞背刺,以后在圈子里还怎么混?”
看到了吗?这就是典型的“人设包袱”。刘备一辈子都在标榜“仁义”,这成了他的品牌,也成了他的枷锁。他不敢做任何有损自己光辉形象的事情,哪怕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。
我是说,他真的、真的被自己那个“仁义”的牌坊给绑架了,动弹不得。
于是,他选择了中策。一个看起来很美,很稳妥,实际上却把所有人都拖入泥潭的方案。
然后骚操作就来了。
因为没搞闪电战,入川之战变成了一场艰苦的拉锯战。战争一拖长,意外就来了。在进攻雒城的时候,庞统,这位蜀汉唯一的顶级“风险战略家”,被乱箭射死。年仅三十六岁。
“凤雏”陨落,刘备集团的战略天花板,瞬间矮了半截。
更要命的是,因为战事不顺,刘备不得不把荆州的部队调入四川支援。诸葛亮、张飞、赵云……几乎所有能打的都被抽走了。
留守荆州的关羽,手里还剩几个兵?他成了一个光杆司令,一个资源被总部全部抽走,却要承担最重KPI的倒霉分公司经理。
这还怎么玩?剧本从这里开始,就已经朝着悲剧一路狂奔了。
如果当初刘备听了庞统的,一天拿下成都。庞统不会死,益州迅速稳定。然后,刘备可以从容地把大部队调回荆州,或者干脆和孙权做交易。关羽的压力会瞬间减小。他不会被逼到只能靠发动一场豪赌——襄樊之战,来为自己和荆州续命。
一步错,步步错。刘备为了他那点虚无缥Miao的“仁义”人设,错过了最佳的战机,葬送了最顶级的谋士,也亲手把自己的二弟,推向了绝路。
4. 没有B计划的团队,注定覆灭
庞统死后,蜀汉的战略就只剩下诸葛亮的《隆中对》这一条路了。这不是说《隆中对》不好,而是说,一个健康的团队,必须要有B计划,必须要有不同的声音。
庞统,就是那个专门给刘备提供B计划的人。他的存在,就是为了在诸葛亮过于理想主义的时候,用最残酷的现实来给团队降温。
他死了,蜀汉就只剩下一种声音了。大家都在《隆中对》这个完美的框架下缝缝补补,没有人再敢提“放弃荆州”这种“政治不正确”的疯话。
于是,远在荆州的关羽,就被彻底架空了。他成了这个宏伟蓝图里,最孤独的执行者。他必须同时扛住曹操和孙权两大巨头的压力,而他的CEO刘备,远在成都,除了精神上的支持,给不了任何实质性的帮助。
这种压力,最终扭曲了关羽的性格。他变得高傲、刚愎,看谁都不顺眼。这不是他天生如此,而是巨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给自己披上一层坚硬的铠甲。
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。那是关羽人生的最高光时刻,也是他死亡的倒计时。因为他所有的胜利,都建立在一个脆弱的假设上:孙权这个盟友,不会背刺。
当吕蒙白衣渡江,当盟约变成废纸……一切都结束了。
刘备在白帝城流下的眼泪,一半是为兄弟,另一半,或许是为自己当初那个愚蠢的决定。他终于明白,在乱世之中,所谓的“仁义”,有时候是最昂贵的奢侈品。而庞统,那个用生命为他上课的男人,早就看透了这一切。
凤雏的最后一计,不是什么奇谋,而是一句忠告:老板,别装了,先活下去。可惜,刘备到死才懂。
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,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。
在线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